關鍵詞:日本、設計、logo、蔦屋書店、顏值與品質、精益
在不久前日本《讀賣新聞》做的一項調查中顯示,日本和中國分別有56%和44%不喜歡對方,但不喜歡并不能抹殺對方的成就與長處。當我為《時尚家居》撰寫特稿前往東京,于是我真切低體會到日本在產品精致化、對生活中日常問題的解決能力尤其生活的態度所呈現出的獨特之處對于我們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有很多可借鑒之處。
精益是一種素質
當代設計是在細節處改善生活品質
日本人認為生活不能是粗糙的,因為不能湊合,對細節的忽視最終會使提升生活品質遭遇到瓶頸,而習慣粗糙的人即使有一天產生了追求精致的意識,也已經不具備精益求精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日本人顯然早已洞悉其中的關聯,所以他們對粗糙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和全方位的排斥。在日本生活你會時刻隨處體會到對細節的高度重視。
一塊紙尿布,未用時,平常無奇,一旦尿濕,一道彩虹圖案赫然出現在寶寶的小屁屁上,這個小細節既有提示父母寶寶該換紙尿褲了,另一方面“雨后見彩虹”的幽默讓養育著嬰幼兒的家庭常有機會展顏一笑。
一只杯子,握在手掌里,手彎曲成什么樣的弧度才最舒適,是關于一只杯子的設計關鍵。
一雙筷子,包裝紙上印什么字,用什么字體方能凸顯食物的氣質?
一處房子用多少盞燈掛在哪里才是最恰當的?
酒店今晚床上放的問候語選哪一首詩會讓在這里住到第三天的客人感到心曠神怡?
日本秋田縣大館市以制作便當盒和壽司盒聞名,這些木盒都是用杉木制成,杉木能吸水,而且有利于保持食物不易腐爛,一名工匠能做到將一條木片彎成圓形至少要磨練5年,縫合木條是用的櫻花樹皮,每個工匠都有自己獨特的縫邊圖案。在最細節處有所標記,一分高下,這幾乎在日本的傳統產品及現代產品中隨處可見。
對種種細節的精益求精使日本人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流露出精致感,而這種精致感和法國人充滿藝術氣息的精致不盡相同,它更多地表現出日本人對細節的態度——細節和整體對生活的意義是同樣的,而整體的品質和可靠則是基于每一個細節的精致,粗糙的細節不可能產生優質的整體。
一切設計都基于對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
而日本的設計師能做到設計服務于受眾,除了他們解決了觀念上的問題,在操作層面上他們是對所設計的對象有深入系統的研究的。
角舘政英從日本大學建筑學系畢業后進了一家光研究所專門做照明設計,后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但他仍然因為喜歡沒有改行。在角舘政英的理解中,光不僅要提供照明,更是人與人溝通的渠道,而不是建筑的附屬設施那么簡單。既然是為了交流——使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能保持暢通,角舘政英精細地安排布光的點位及明度。
“和我一樣現在有很多日本設計師追求負設計,負設計是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將能耗降到最低。如果此處沒有這個照明,人們就無法正常生活,那么這個光源就是必須的,如果不是,那么這個光源就是多余的。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照明是有關的。”
基于這種認識,角舘政英的照明設計是要進行許多精細的測算的,光源的位置通常被放在空間的結合部為的是讓人在行走時獲得必須的提示。例如小區的照明重點是出入口,因為那是人最頻繁出入的地方,安全很重要。而在小區道路的照明設施上,他只選用10-15瓦的亮度。而對于用幾盞燈能完整地勾畫出一個建筑物的地理邊界和輪廓,角館政英在保證形象識別的基礎上也選用了底線,而不是為奪人耳目,大量使用燈光。在他看來中國現在許多城市花許多錢用在公共設施的照明上,有錢人的私宅里也是動不動就將家里設計成“繁星滿天”的照明方式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很相像,這種方式是為了凸顯建筑體,而不是將照明與建筑整合,所以這其中必然有很多布光是浪費能源,他這一代經歷過泡沫經濟的日本設計師現在很注重如何精確地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燈光。
“一個人在家里會做什么,是對照明設計的一個解答,”角舘政英說:“所以我要做動詞式的設計——功能明確,界定清楚,而不是做形容詞式的設計——目的模糊,功能不明確。”
當他為一個人設計客廳時,他在這個空間里安排了六處光源,而不是在天花板上布滿射燈,他認為空間設計師已經將居室內部的一致性完成了,他只要把不同區域的對光的最低要求實現就可以了。他不打算用光“做”出特色,只是用光再現已經存在的特色,當他為照明賦予這樣的功能時,照明就不再扮演一個表情復雜的角色,而這種純粹則通過精準的計算得以實現。
至于光源的色溫也是角舘政英仔細斟別的。如果是想突出休閑的安靜的氣息,他會讓光源的點位及亮度營造出點點燭光的效果,而如果是為了展示某些物品,他會使用白色光源,以保證物品的色彩不會發生偏差,他也會把光的明度提高,以讓人們更純粹地認識到物品的特質。
“+0”的總設計師深澤直人憑一款為無印良品設計的CD機迅速竄紅,他后來設計的加濕器、手電、電話、遙控器僅就器型或材料而言并沒有奇異之處,但其對細節的雕琢之精細加上做工之考究令試圖仿冒它的別國人望而卻步。
在日本的采訪中,我們看到很多日本的設計并不試圖追求夸張、驚人、在貌似平實的外表下,其在細節上所顯示的功力是相當深厚的。
這種精益的能力在日本國民中已可以稱得上是人的基本素質。這是一個在任何大小事上不接受“差不多”的概念,同時也是受過嚴格訓練的族群。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細節是,在迪斯尼樂園門口,一群孩子席地而坐,待老師召喚后,全體齊刷刷排隊離去,他們所在的地方干凈得仿佛從未有人來過。這樣一個族群有能力做他們想做的事,而且會做到位。當他們想善待自己時,他們就能為自己制造出好的產品,那么我們的好生活靠什么實現呢?
有人說日本是因為能源匱乏才過得精打細算,但他們卻以那樣匱乏的資源過得比我們質量高得多的生活,而其實并不富裕的我們卻在不斷制造高能耗的建筑,許多產品因低劣的設計和工藝成了離垃圾堆很近的東西……被這些細節構成的生活不會使我們更富有或更舒適,但當我們不希望別人用粗制濫造的產品糊弄自己時,我們是否也在有意無意間懷著對粗糙的縱容,打發了別人也包括自己對生活的各種理想呢?
聲明:文章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告知。